关于学校“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字数:9070 字 浏览: 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摘要】最后,学生需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双减”政策减的是学生的负担而不是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总之,“双减”工作需要政府、学校、校外机构、教师、家长、学生等主体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与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0**年**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为核心内容,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双减”政策是坚守立德树人教育初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必要举措,继续全面推进“双减”政策势在必行。当前学术界对“双减”政策众说纷纭,学者潘莉、丁曦在《“双减”政策的价值取向、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一文中讨论了“双减”政策“减什么”“怎么减”等问题。同时,为更好推进“双减”工作,文中对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了“双减”政策更好落地,学者***和***聚焦学校课后服务和校外培训来分析“双减”政策,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在全国各地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及怎样让“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实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探讨“双减”政策存在价值取向的误解、实施环境的空缺、运行监督机制的缺乏、实施与反馈的缺位等现实问题入手,来探究影响“双减”政策实施的因素,提出“双减”政策需要明确价值取向、改善实施环境、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反馈与评估、调动“双减”政策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对策,以期继续推进“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
  一、“双减”政策的实施现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关于当前教育状况,我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分析,“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 ......
== 试读已结束,如需阅读全文敬请登录 ==
  • 温馨提示:
  • 1、本站只搭建平台,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本站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 2、本站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 3、本站文章均为作者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